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项训练(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5-11 00:13:38 993

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是每年新高考的必考题,主要考在语言题和写作题中。同时,掌握并运用作文中常见的修辞技巧,可以使作文生动、有力、引人注目,提高作文分数。下面就请山西的牛建兵老师根据最新的高考题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精讲

高考语文修辞手法专项训练(高考语文修辞手法知识)

特约撰稿:牛建兵

考点阐释】

“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是高考中检验的一项常用能力。“常用”是指使用频繁、为学生所熟悉的。“常用修辞手段”有九种,即隐喻、类比、转喻、夸张、对偶、排比、重复、疑问和反问。九种修辞手法的考试重在“应用”,要求考生在掌握常用修辞手法常识的基础上,根据语义和语境的要求,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能够分析、欣赏作品中运用某种修辞手法的表现效果,也与这个考点密切相关。

高考该考点的考试方式灵活多样。近年来,常见的考试方法主要是在语言使用题中根据需要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如模仿、扩展、伪对联等),或者根据文章内容来分析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技巧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高考修辞技巧的考点往往与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重能力、重应用、重表达、重综合的总趋势。

技法点拨】

首先,回答“正确运用常用修辞手法”类型的试题,需要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与试题的考试相结合,找到其对应点。比如在模仿中,如果现有的句型是隐喻,那么模仿的时候就需要弄清楚本体是什么,隐喻是什么,隐喻词的要求是什么。这样的分析,既能准确掌握修辞技巧,又能满足回答问题的要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只有重视修辞手段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修辞手段的功能。如果不注意修辞手法的差异,就会发生误用。例如,排比和隐喻根本没有联系,但人们常常认为排比是隐喻的一种,其实这是错误的。又如,并列部分的内容可以是隐喻,也可以不是隐喻。它们完全无关。另一个例子是隐喻和类比。比喻是一种比喻,用简单、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于理解的事物;类比就是用一件事来描述和解释另一件事。其中,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子中的对象是否写成人,是否赋予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是否具有人的喜怒哀乐。喜悦。只要所描述的事物具有这些人类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最后,修辞技巧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座巨大的语言艺术宝库。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仅与修辞手法本身有关,还涉及到语法、人性、思想甚至情感色彩等多个层面的概念。修辞手法再好,如果有不好的句子也是枉然。修辞学是一种美化语言表达的技巧。因此,在选择隐喻、物体、夸张形式等时,必须考虑思想、情感等因素。否则,修辞格调低落,就会闹出笑话。

例1(2022年新高考卷第20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航天领域研发过程中的失败是肯定的。栾恩杰从一名导弹研究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探月工程第一任总指挥。他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故障,大到火箭中特殊装置的问题,小到插头插错。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很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都白费了,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将更加艰巨,意味着你可能会突然改变世界航天格局的轨迹。栾恩杰认为:失败也给我们教训。当问题一一解决后,成功就在前方。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首先明确设问的内容。画横线句子先对研究失败的意味进行提问,并从辛苦白费,工作更艰苦,可能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格局中改变赛道三方面进行回答,充分阐述了研究失败所带来的影响。

让我们看看并行性的使用。在问题的回答中,连续使用了三个“意味着……”。句子结构工整,富有节奏感。它回答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同时影响程度也逐步加大。从浅到深解释后果。

研究失败的后果如此严重,但失败却是司空见惯、普遍存在,这足以说明航天研发过程的难度。问题和比较都突出并强调了角色。由此可以概括为“凸显航天研发过程的艰辛”。同时,这些艰辛都凸显了航天人的坚韧和航天工作的重要性。根据以上分析,组织大家回答。

答案:一问一答,从多个角度回答了研发失败对栾恩杰和航天工作者产生的影响;三个“意味着……”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且有递进效果,加强语势,突出航天研发过程的艰难,侧面烘托出航天工作者的坚韧顽强和航天工作的重要性。

例2(2022年全国甲卷第21题)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槐蝉”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你们还记得小时候那些有妈妈独特味道的槐花美食吗?然而国槐常见的槐花有三种:淡黄色的槐花,夏末开花,可入药;浅黄色的槐花,夏末开花,可入药;浅黄色的槐花,夏末开花,可入药;白槐花(又称刺槐花),初夏开花,有甜香,可食用,但不能入药。红槐花(变种)仅供观赏,不可食用,。

也就是说,我们吃的槐花佳肴,都是来自白槐树。白刺槐是我国重要的蜜源、食花和园林植物,原产北美。我国的原产树种是国槐。国槐不仅是我国常见的好树,而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融入到了传统文化中。例如,它被视为“神树”,种植在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坛周围;作为吉祥的象征,栽植于庭院前、屋后。在古代社会,槐树也是三皇子(太师、太傅、太保)地位的象征,还出现了一些由“槐”字组成的带有政治含义的词语,如怀岳(大夫、太保)。因此,槐树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A.主人下了马,上了船。他想在没有管弦乐队的情况下喝酒。

B、埋骨不需要桑园。生活中处处是青山。

C、第六军无奈,转身死在马前。

D、你怎么能不觉得你的心不是木头不是石头呢?他咽了口口水,犹豫着要不要说话。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槐蝉”是借代,代指高官显贵。A.借代,用“管弦”代指音乐。B.借代,用“桑梓”代指家乡。C.借代,用“蛾眉”代指杨贵妃。D.比喻,为否定喻,“人心”是本体,“木石”是喻体。

答案:D

例3(2021年新高考卷第20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传统文化展示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光;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歌声高歌,古风新韵礼赞文明,一场酣畅淋漓、原汁原味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郁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中“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名词词组,且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都是传统节目,对仗非常工整。

“描绘城乡风光”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结构。“描述”对应“传播”,都是动词;名词“城乡”对应“时代”,名词“风俗”对应“精神”;“城乡风光”和“时代精神”都是肯定结构,词性相同,含义也相近。而且对峙非常整齐。上下句结构相同,相关内容相同,构成一组对偶句。“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光;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采用对仗(对仗)的形式,长短句相结合,句子结构工整,富有变化。

“剪纸灯谜”、“秧歌花鼓”均选取典型节日活动,从点到点,简洁概括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节目内容,独具特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描绘城乡风光”、“传播时代精神”描述了传统节日的价值和作用,形式工整、错落有致,节奏感强、抑扬顿挫、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于背诵。

答案:构成特点:“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名词词组,对仗工整;“描绘城乡风物”和“传播时代精神”都是动宾结构,其中“描绘”对应“传播”,“城乡风物”“时代精神”均为偏正式名词词组,对仗工整;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思相关,上下两句构成一组对偶。

表达效果: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点面结合,凝练集中,概括性强,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内容和传统节日的价值。

例4下列对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某些特殊地区和州也是怀旧情绪的催化剂。比如,余光中如果没有被孤立在海岛上,遭受海峡封锁的艰辛,也许就写不出令人心碎、脍炙人口的《乡愁》吧?而某些特殊时期,比如黄昏,也是怀旧的酵母,尤其是对于独自在异乡的旅人来说,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和疏远。

“黄昏时别倚栏杆,倚栏杆心会碎。”为何心碎?熟悉而匆忙的黄昏气氛,多么容易勾起我们对故乡、亲人的深情而忧郁的怀念啊!早年的一个傍晚,我在青海德令哈市闲逛,突然看见一辆满身泥巴的卡车驶过。当我的目光掠过尾号时,我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追着车子跑去。直到听不见的汽车开走,我才发现自己的眼睛湿润了。只因为我遇到的车是江苏的车!此时此地,这个平时冷漠的车牌,却成了深情怀旧的载体!

我儿子定居巴黎,我也在那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这里充满了魅力,一切都很完美,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渐渐陷入了一种迷茫。直到有一天,我在塞纳河的桥上,凝视着灿烂的夕阳在水面上缓缓流淌。突然,我的心里浮现出了崔浩的一首诗:“黄昏故乡在哪里?烟波江让人伤感。”

乡愁,是你在呼唤我不要忘记生我养我的祖国和家园吗?

A.隐喻、平行、引用

B.隐喻、二元性、隐喻

C.隐喻、问题、引用

D.隐喻、拟人、隐喻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了解比喻、设问、引用、排比、拟人、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的特点。“某些特殊的地域、状态,也是乡愁的催化器”“比如黄昏,也是乡愁的酵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什么断肠?黄昏那熟悉而匆匆的氛围,多么轻易地就勾起我们对故土、家人的那份亲切而沉郁的乡愁呵!”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文中未运用排比、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故选C项。

答案:C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