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随迁子女中考(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享受中考同等待遇)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4-25 12:20:40 178

澎湃新闻记者卢新文实习生徐林杰

近日,一位在四川成都生活工作十多年的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由于他的户口不在成都,如果他的孩子在成都参加中考,成都,根据现行政策,部分高中的录取标准高于当地学校。户籍考生比例较高,希望成都能够调整相关政策。4月15日,该网友所在的成都市双流区相关部门回应称,考生只有学籍,没有该区户籍,所以只能填写普通高中转学计划。“录取是按照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转学计划是报考人数越多,(录取)分数越高。”

2021随迁子女中考(随迁子女和当地学生享受中考同等待遇)

对此,有专家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如何让流动儿童实现与城市同等的入学福利,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各地要落实好中央相关政策,确保流动儿童享有与城镇户籍学生同等待遇。受教育权不应受到区别对待。不过,这需要逐步实现。“学位的增加和师资的配备,需要真正的教育投入,要理顺机制,稳步推进。”

网友称非户籍生中考录取线高于户籍生,呼吁调整政策

上述网友在留言中称,他是成都市双流区个体户,拥有境外户口。他来成都已经十多年了。他去年买了房,社保、养老、医疗保险都在成都。“它为当地提供了十多个就业岗位,或多或少也为成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该网友称,他的孩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都在双流区就读,学籍一直是幼儿园。设立在双流区,但在中考时,由于孩子的户籍不在成都,如果想考入某所高中,可能需要比本地户籍的分数更高。

例如,该网友称,2021年双流中学本地户籍考生录取线为550分,非本地户籍考生录取线为565分;塘湖中学本地户籍考生录取线为545分,外地户籍考生录取线为566分;永安中学本地户籍考生录取线分数为508分,而外地考生录取分数线为545分,相差37分。

“我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也考虑过换户口,但还没有资格。”该网友认为,上述政策对于长期居住在成都的外籍家庭“有些不公平”,希望“能做出调整”。“据我了解,目前很多省份都取消了这项政策”政策。成都有大量的流动人口。为了保护本地户籍学生的利益,这可以理解,但政策上可以设置要求学籍、社保、居住、工作等必须在成都居住3至5年。年后可以享受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否则会加分(入学门槛更高)。”该网友认为,这不仅可以照顾到长期居住在成都的外籍人士,也保障了当地学生的利益。

4月15日,双流区相关部门对上述网友举报事项作出回应称,《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成都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实施规定〉的通知》(成教办[2022]1号)规定“学籍为户籍地不在成都市的,原则上应返回居住地报名参加中考。考生如需在成都市参加中考,可向学籍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到学籍所在学校报到,参加各项考试。他们将按照成都市招生政策升入高等学校。”

双流区相关部门表示,根据成都市现行招生政策,户籍非双流区的学生只能申请普通高中转学计划。招生时,按照计划数、报考人数、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果转学计划申请者越多,分数相应越高。如果您申请私立学校,入学标准是相同的。

据澎湃新闻了解,成都初中招生分为统招和转招。如果户籍和学籍在同一学区,或者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学区,但选择在居住地就读,则属于统一录取;如果你的户籍和学籍不在同一学区,但你选择在学籍地就读,则属于转学。一般来说,转招录取的学生人数远少于统招录取的学生人数,因此转招考生需要较高的分数才能被录取。

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少城市对于学籍在本市、户籍在外地的初中毕业生,都有与成都类似的政策。以广州为例,当地规定,非本地初中毕业生在本市完成三年初中注册,且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之一持有广州有效《广东省居住证》,可申请广州公考私立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从2014年开始,广州中考报考人数分为注册生人数和外地生人数。普通公立高中的外地生录取率限制在8%。2021年,广州实施《新中考政策》,普通公立高中开始将流动人口子女录取比例从8%提高到8%到18%。

一些城市也在尝试改变。根据温州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温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和考试组织工作的通知》,非本市户籍且在本市就读的省内考生,可参加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享受同市待遇;非本市户籍、在本市就读的省外考生,学生或其家长之一(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市初中连续就读三年,并取得010-在本市居住一年及以上(2023年起两年及以上,2024年起三年及以上),享受同城福利;不符合连续学籍和居留许可条件的,可以申请民办高中、中等职业学校。

南京市还规定,在南京市初中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取得非南京市户籍的学籍,继续在南京市就读的,报到、考试、入学均与南京市学生相同。所在区具有南京市户籍的考生。

“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势在必行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坚持以地方和公办学校为重点,将其纳入城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目标。地方教育发展计划和财政安全。严禁收取借款费、赞助费。创造条件,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在流动地参加中考的机会。

2022年4月上旬,17部门联合下发的《浙江省居住证》明确提出: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完善就近免试录取制度,巩固控制辍学、保障就学成果,逐步实现同城招生效益为进城务工青年的子女。让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各地要落实中央有关政策,保障平等受教育权利,在入学时不应区别对待流动儿童。”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教育专家储朝晖告诉澎湃新闻,如何实现流动儿童“同城招生福利一体化”的目标,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政策也在不断调整。总体来看,招生政策也在放宽。

褚朝晖认为,最新政策中的“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目标,其内涵主要是保障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享有。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城市原有居民的传统观念、教育经费需求和新学位空间等。要推动招生待遇“同城化”,各城市应尝试自己的做法。因地制宜降低当地准入门槛、简化手续;入学后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应尽可能综合考虑和平等对待。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0年,《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体,确保流动儿童就学。城市劳动者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和入学考试的办法。

今年年初,教育专家熊丙奇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上撰文指出,上述纲要颁布十多年后,流动儿童参加中考的机会仍然有限。迁徙的地方。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推动教育的能力。由于公平意识迫切,中考仍实行以户籍为基础的报名录取制度。其他地方的中考只对少数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开放,或者只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报考。异地中考。

“要‘为流动儿童提供更多在流动地参加中考的机会’,针对性很明确。”熊丙奇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降低流动儿童在流动地参加中考的门槛条件。并允许学生报考更多高中,包括普通高中,享受与城市学生同等的入学机会。

但也有人担心,实行以学籍为主的中考报名制度,会导致更多人涌入高中资源丰富的地区,挤占涌入考生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户口的减少,甚至进一步影响户口人口的涌入。高考对考生的好处。“这种担忧是真实存在的,但需要通过进一步促进高中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对升学招生指标进行整体调整来解决。这不能成为限制流动儿童中考的理由。””。熊丙奇指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桑金龙等在第《羊城晚报》号文章中表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从根本上解决高中教育乃至高中后教育问题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我们还需要依靠一系列改革的有效实施。

比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将流动人口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建立覆盖流动人口、服务群众的公共教育。常住人口(不仅仅是户籍人口)。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跨地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资源配置新方式等。

主编:唐玉冰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石军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