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意义(我国为什么设立文化遗产日)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5-07 02:11:03 259

作者:徐雪英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我国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意义(我国为什么设立文化遗产日)

从各大博物馆线上文创店的火爆,到“云”博物馆参观的时尚,文物的普及正逐渐“飞进寻常百姓家”。除了为度假胜地做出贡献、为产品增添文化符号灵感之外,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价值如何在当代世界得以彰显?中国为何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加强保护,学习借鉴。

1984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家。此后的几十年里,大多数欧洲国家纷纷效仿。“文化遗产日”增强了人们的文化遗产意识,加深了对文化和历史的热爱,进而转化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

中国人历来尊重祖先,尊重历史。从出土竹简到名山大川,出土文物和文化自然遗产不计其数。它们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世界观,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在中国,有着继承祖业、造福子孙的传统。欧洲的现代化实践为中国更好地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提供了重要借鉴。

2005年,中国国务院征求各方意见,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7年起调整设立“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今年,全国各省份计划举办6200余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2021年我国第1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世界文化遗产金山岭长城5座敌楼和4段边墙保护修缮工程启动正式启动。中新社记者张桂琴摄

鉴古识今,传承文明基因。

苏州园林再现近距离的世界,用流动的立体山水画再现古代文人宁静致远的生活宗旨;“色如核桃,绚丽如霞”,丹霞地貌给中华大地增添了奇特的色彩;良渚古城遗址已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明清故宫为中国宫殿建筑的演变和明清文物法规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样本……参观文化和自然遗产就像欣赏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缓缓滚动,华夏大地的壮丽、中华文明的辉煌跃然纸上。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形态和规模往往与同时期的社会和政治文化相对应。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在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中获得感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式延续至今的文明,各种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容发展的见证。

用好遗产,促进中外对话。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还可以让遗产“活起来”,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

近年来,中国多次选择“遗产城市”作为主场外交。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苏州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都江堰同多国外长举行会谈。第三届阿富汗周边国家外长会议选定黄山.世界遗产作为自然美景或文化遗产的象征,勾画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特征,成为各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信心、释放善意的通用语言。交流。

从希腊卫城博物馆到埃及卢克索神庙,从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到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庙群,中国领导人参观的“文明足迹”也体现了中国对其他文明的承诺。尊重和欣赏,表达了中国与各国交往、互学互鉴的友好诚意。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辉煌岁月的结晶。它不仅是文明的注解、考古研究者的测量对象和分析工具,更是世界文明辉煌存在的见证。无论是青铜残片,还是雕梁画栋,都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想象和追忆,以及各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敬畏和珍惜。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