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分数提升(体育分数是怎么算的)

作者:教育资讯网 2024-05-04 23:00:56 36

文|深圳特区报评论员赵强

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体育分数提升(体育分数是怎么算的)

不久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明确规定,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将2023年1月1日起实施,体育正式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成定局。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学生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86.7%的受访家长表示支持将高中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71.9%的受访家长表示支持将高中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受访家长认为,可以有效提高家庭和学校对学生体育的关注度。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是否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是受访家长关心的三大问题。

无论是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制度安排,还是在家长的普遍意识中,体育确实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体育被重视的背后,却有着不大令人高兴得起来的现实:那就是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着实堪忧。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优秀率仅为33%。在此背景下,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家长尤为关注的重要问题。重视体育也很容易形成共识。将体育成绩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应当是重视体育共识下的“成果”之一。

学生体质水平测试成绩之所以如此难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忽视体育、重文化考试造成的。虽然家长都知道这种趋势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但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家长几乎不可能支持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在文化课上落后。给别人的孩子。

现在将体育成绩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显著提升了体育学科的地位,也有益于将家长从该不该放手让孩子多一点体育锻炼的“囚徒困境”中解脱出来,从而让增强学生体育锻炼从“共识”变成“现实”。

然而,任何科目一旦落入考试范围,就难免陷入“应试思维”的陷阱。如何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会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家长访谈的三大问题,其实再次说明,家长关心的成绩依然是分数。

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不是体育竞赛,而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用分数来量化是最不方便的。你甚至不需要关心结果,而更关注过程,关注体育科目的设置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如果只关注分数和结果,体育就很可能异化成“高考竞赛”的一个新的项目与环节,不仅注定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还可能是买椟还珠,甚至会出现饮鸩止渴的局面。譬如,不少家长热衷于给孩子报体育校外培训班,给孩子买体育考试“神器”“神药”。这种临时抱佛脚的速成心态,与通过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初衷背道而驰,给孩子们带来可能不是健康,而是更深的伤害。

显而易见,体育正式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但应试心态与应试思维却要摒弃。这不能单凭家长的个体理性与觉悟,而是要在制度设计上加以规避与限制。诚如相关专家所言,如果只是把体育放到会考考试科目里去,而没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体系,就容易让体育科目带有功利性,脱离增强学生体质的初衷。

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很关键,这个关键问题是家长们焦虑与关心的,也决定了体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这项改革措施成功与否。期待有关部门能够缜密研究,拿出妥善的办法措施,让改革不偏航,圆满实现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改革初衷。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